该怎么办罢了。
而令尹子兰等人,对此亦是对此一筹莫展,毕竟这些人本来就是亲善于秦国的楚臣,而如今秦国在信中竟然写下了“争一旦之命”这种话,这使他们亦不禁有些方寸大乱,虽有心教唆楚王熊横屈服于秦国,但又害怕秦国当真不顾情面攻灭了楚国,使他们这些楚国的贵族无处依存。
这个原因,使得楚国国内那些支持抗击秦国的臣子们,稍稍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昭睢、庄辛等人。
昭睢是屈原妻子的族兄,也是昭氏一族如今的门面,其祖、父两辈中,先后出了昭阳、昭滑两位出任过大司马的重臣,纵使令尹子兰也要给昭睢几分面子。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昭睢并未与国内的旧贵族势力撕破脸皮,毕竟他本身也是“旧贵族势力”的一员。
而庄辛,此人的性格与屈原差不多,屡屡当面斥责楚王熊横与令尹子兰,因此这位大臣也不被熊横所重视,只不过庄氏一族中出了一个“叛将庄蹻”,令尹子兰等人也不敢过分针对庄辛。
毕竟楚国还是希望庄辛去影响庄蹻,设法将其招安。
这里所说的庄蹻,即是「垂沙之战」时令尹唐昧的副将庄蹻。
唐昧战死后,庄蹻趁机叛乱,纠集一帮人组成了叛军,拒不接受王令,如今与楚国朝廷的关系时好时坏。
考虑到庄蹻本身也是一名颇为悍勇的将领,且楚国不希望因为内战而被他国有机可趁,是故将庄蹻的问题暂时搁置了下来。
二月中旬的最后两日,楚郢收到消息,得知秦将白起已攻破鄀县,正准备跨汉水攻打鄢邑(西陵),楚王熊横立刻召见子兰、昭睢、庄辛等一干重臣,询问对策。
在商议期间,令尹子兰提出了他一贯亲善秦国的建议,即派使者向秦国求和,割让几座城池满足秦国的胃口。
但这一次,楚王熊横没有听信子兰,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