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大的?”沈似锦问道。
和顺比量个大概半人高的尺寸,道:“这样式我也不求多复杂,便宜些便好,松树如何?”
这一个松树能代表什么,四季常青?沈似锦有些不明白,不过既然这和顺提了这松树,自己也不好问,只是除了自己送给梁县令的竹子,自己还从未接过这定制的活计,随手拿起账台上的算盘,扒拉了几下道:“二百两。”
和顺一听,这二百两太贵了,便是同沈似锦讲了下价格,一百五十两银子。
沈似锦可是不要什么虚价格,不为别的,只是怕砸了招牌,若要是减了价格,那必定要减些料,做小一些,将这想法同和顺说了番,谁知和顺竟然连连点头同意,说是做小些也没什么关系,不过一定要快些。
有了这话,沈似锦点头同意,说是三日如何,让着和顺先预付了些定金,算是接下了这单子。
按照约定,沈似锦将这松树摆件交于和顺,和顺看着这晶莹剔透的玻璃,有些舍不得将这送给郡守,可是也无法,将这东西托人送进了那郡守的内室。
郡守见那礼盒倒是阔气,不用说又是那小气的和顺,每次送的东西自己都是看不上眼,有些个更是送给了下人用。
不过想前几日敲打了这和顺应也是长了些教训,抱着怀疑的态度,郡守打开了那阔气的檀木礼盒,这一打开,不禁倒吸了一口气,整个人呆住了,这是松树是用什么做的,是玉?郡守仔细的看了一番,最后确定不是,甚至叫了师爷来看,可师爷也不知。
一旁的下人见了便是斗胆上前说道:“大人,这是玻璃,咱们郡城新出的物件。”
玻璃?这话听来耳熟,郡守稍作思考,想起前些日子,沈似锦说要做玻璃,郡守点着头,眼睛又不禁看向这玻璃,没想到玻璃竟然是如此好的物件,当日真是小瞧了她。
郡守端坐在太师椅上,提着气似的问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