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就知道这官多不好做了。
直接进户部,这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箫慎居然直接拒绝了,箫丞相又失落又自豪,他儿子是个有主意的,而且圣上看好这一点儿,也证明了他儿子的过人之处,如此,箫丞相对儿子走仕途的心思就淡了,有钱好,将来做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
后来沈禹又宣了箫慎进宫几次,再后来,箫慎就得了个皇商的名头。
这个皇商的名头,不同于内务府每年招商定的皇商名头,他这个皇商,是直接服务于沈禹的。
说的明白点儿,充盈沈禹私库的。
有皇帝做靠山,好像也不算太差。
琳琅阁很快在大周各个角落开花,不光这一点儿,为了利润最大化,箫慎到各丝绸布匹产地发展自己的势力,除此之外,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说服沈禹组建了出海的船队。舶来品慢慢流入大周,而大周的特色产品也换回了诸多好东西。
沈禹笑的合不拢嘴。
箫丞相也笑的合不拢嘴。
一个是因为日渐丰盈的私库。
一个是因为浪子回头。
箫慎在箫家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原本蠢蠢欲动的庶子被箫丞相敲打之后,也收敛了许多。箫慎深知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又得知丞相老爹不愿意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两个弟弟谋福利,便约了两个弟弟吃饭,席间表示愿意支持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走科举之路。
念书是个费钱的事儿,除了束修跟笔墨纸砚书本这些东西不便宜之外,另外的不便宜就是要跟同窗之间联络感情等,另外,下场得了名次之后也要活动的,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银钱的。
箫慎很豪迈的表示,只要两个弟弟一心上进,这些都包在他身上了。
两个弟弟也是上道的,有银钱打点,再有丞相的名声,他们上进一些,日后前程不会差了。
说开了话,兄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