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借的数额还不小。她有难处,不找自己的丈夫公婆,却去找妯娌,而且还不是亲妯娌。这不就等于打三房的脸么?诚然撇去中公,只有季菀有那个能力帮越氏。可越氏既没那个成本,为何要做玉器生意?或者她就不能等到年底收账以后,明年再开店吗?她就不能多等那几个月?她就那么缺钱?陆家是短了她吃还是短了她穿?
现在好了,那么一大批货物被劫走了。先不论何时找回来,这个人情已欠下。纵然季菀大度不予责怪。可同一屋檐下住着,这让三夫人在长嫂安国公夫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啊。
更何况,府上上下几百口人,知道些内情的,难免不会在背后闲言碎语。
越氏是小辈,旁人议论顶多说她轻狂。但于作为婆母的三夫人,面子上就很难看了。
尤其是,底下还有两个妯娌看着。
本来三夫人是想好好教训越氏一通,让她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凡事谨慎,切莫再恣意而为。但看她这般小意做派,想起这个儿媳妇虽性子有些跳脱,平日里却也孝顺,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说到底也是因她嫁入了陆家,冠上了陆家这个姓罢了。
心中怒火消了大半。
她喝了口茶,剩下的一半也消了个七七八八,这才道:“欠了你三嫂多少银两?”
越氏做好了被斥责的准备,也不打算反驳,一听她这口气,倒是有些诧异。当下不敢隐瞒,老实说了。
“八万?”
饶是有了心理准备,这个数额还是让三夫人微惊。
这个侄媳妇素来在生意之道上很有天赋,她大概也知道季菀每年私库进项颇丰。至于到底多少,和她无关,她也没那个好奇心去打听。倒是没想到,这姑娘竟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来。
“因为翡翠宝石珊瑚这些都是贵重之物,成本颇高,我问三嫂借了十万,她暂时没那么多,就先给了我八万。本来按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