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还真是这个道理。
余二夫人悔恨不已,只盼诚心悔过能换来婆母的宽恕。谁知道,婆母竟为给女儿脱罪,要将她推出去做替罪羔羊,她是万万不能忍的。从前她总觉得余二爷急躁冲动难成大器,如今见他能为了自己与生母对抗,一时感动万分,又想起余二爷平日里对她的好来。他虽不会甜言蜜语,不懂得哄她开心,却非花心多情之人。自娶了她,就没纳过妾。唯一的一个,还是曾经的通房丫头,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自己在这府里,虽没大权,却还是过得舒心的。
真是悔不该当初一时鬼迷心窍,犯下大过。
“母亲,我知错,我认罚。我愿禁足在家闭门思过,抄袭经书女戒,以后再不敢犯,求母亲宽厚,饶恕儿媳这一次吧,母亲。”
余老夫人也知儿媳犯的错不值得重罚,但她想起女儿将要被逐,就恨不得将这个女人休出家门。还妄想她饶恕,简直做梦!
“去跪家祠,谁敢求情,就和她一起跪!”
她语气强硬,不容反驳。
余二爷心凉了。
头一次发现母亲对小妹的偏心纵容,已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他想起幼时,有一次小妹在花园里荡秋千,晃得很慢,不成想绳索断裂,小妹下坠摔倒在地,崴了脚,疼得哭了许久。当时他就在一旁,未能及时接住小妹,母亲将他狠狠一通斥责,还不许他吃完饭。
小妹犯了错,永远都会是他们哥俩背锅。
身为兄长,应该照顾疼爱妹妹,所以多年来他和大哥也不曾在意。可今日方知母亲的心偏得有多重,但凡小妹有丁点委屈,旁人就得跟着受罪。
以前只是斥责或者手心挨板子,如今母亲更是变本加厉。袒护包庇小妹,不惜强要他人背罪。
余老夫人一意孤行,却不知已和儿子产生了深重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