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血丹心 > 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说

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说(3 / 5)

的事都心知肚明。而且他们为了报效知遇之恩,往往会积极参与,协助自己的主上策划准备,以便荣辱与共,忠诚进退。

就比如淮南王刘安的门下,有八人最为忠心。他们分别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韦陀。这些都是多年来他收揽在王府的人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都是可以慷慨赴死,为之效命的。

跟着父王来过几次长安的郡主,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关系。她也曾经以为,树大招风的淮南,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当年的吴、楚之国那样与未央宫来一次摊牌,究竟王国命运如何,前景恐怕并不乐观。

在世人眼中,这本来是一个很难妥善解决的难题。不过,那一年的长安含元殿上,有一个弱冠男子神态淡然的递出了自己的奏章。这个难题,竟然奇迹般的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手段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步得到了化解。

那道被皇帝采纳而诏令诸侯各国遵行的提议,在后来的史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名字,叫做“推恩令”。

这般高超的手段,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宰执天下、举重若轻了!当时被逼无奈而照令执行的很多诸侯王族心中,对此是怀了深深怨恨的。毕竟这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成全了中央王权多年来想达到的目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推恩令”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积极后果。这几乎是有史记载以来,运用最温和手段解决矛盾的范例。一道简单的诏令,不仅避免了中原大地上的战争和生灵涂炭,而且在社会层面和天下人眼中,维持了皇室的尊严和以“孝”治天下这个至关重要的治国方略。可谓是意义极其重大。

后来,在东海碧波楼船上远望海天接界处的淮南王,当着麾下水师劲旅,曾经无比感慨地对此发出过一句慨叹。

“自古以来,天下英雄,不可胜数……唯此子胸襟,直如海天寥廓,令人叹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