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血丹心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华之盛 以载道育精英

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华之盛 以载道育精英(3 / 5)

之士辅佐呢!不过后来有一次在和元召提起这个话茬时,元召的一句话让他从此改变了态度。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精英,他们共同构成了所处时代的框架。每一个时代的人物,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陛下何必舍近求远去羡慕前朝的贤臣呢?天下郡县,草莽民间,到处都有良材美质,只要善于发现加以雕琢,国家栋梁,何愁不得……!”

是啊!皇帝深以为然。从前以朝廷的名义所办的太学等寥寥的治学机构,并不能起到真正的培育朝廷所需人才作用,反而更像是一处互相清谈的场所。而长安学院,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对此报以很大的期待。

皇帝陛下既然对此事如此重视,御驾亲至,朝廷的诸位大臣们除了有特殊任务留守长安的之外,自然都是要跟随的。从丞相公孙弘以下,御史大夫、廷尉、太中大夫、将军……等等,文武百官倒是来了有将近一半儿。就连已经退隐的窦婴等诸位老臣也都来到捧场。

经过元召的提议,已经被皇帝亲自任命为长安学院第一任大祭酒的董仲舒,当然是今天的主角。董仲舒冠袍礼带面容庄重,以十分严谨的态度,认认真真的向皇帝大体介绍了学院的初期规模、制定的规程以及从天下各处延请或者是慕名而来当教授的博学鸿儒们的热情。

听完之后,皇帝龙颜大悦,既然准备的已经这样完善,那么长安学院的兴盛必定指日可期。在这样的场合,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自然是当仁不让,命令太子刘琚研磨,元召捧过长乐塬上最新制造出来的上好纸张,他挽起袖子挥毫落笔,“长安学院”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挥而就。

皇帝亲自御笔题写名字,标志着这所学院的出身就带着金灿灿的光泽,以后想要不天下闻名都难啊!

长安学院位于长乐塬的南端,背靠终南苍山渭水,怀抱的方向是整个关中平原,象征着其包容万物,吸纳天下学问的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