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嘛,本着不浪费生命的原则,元召打算把董仲舒的后半生牢牢地束缚在长安学院,老董,还是在那里安心的研究学问吧。
至于这三天三夜,两个人到底谈了些什么,世间人知道的并不多。刚开始是没有人重视,董仲舒虽然名声大,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吏,不相干的人谁会对他的活动多加注意呢。
等到了后来,长安学院的名头越来越响亮,在大汉政局上开始占据重要地位的时候,追本溯源,无数人想要知道元召与董仲舒两人第一次谈话的内容,这位长安学院的大祭酒却只不过是淡淡的一笑,闭口不言。
不是他故作神秘,而是他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些彻夜长谈的夜里,元召描画给他的是一个他从未想过的蓝图。那其中的雄阔和魄力,让他的心灵为之震动,为之激励,为之久久难以平息。
“……让我大汉天下之人,从幼稚童子,到垂垂老者,皆识文字,明事理,知荣辱,守礼仪……让我汉家文明传遍四海八方,无论是塞上蛮夷之地,还是海外绝域之国,都沐浴我大汉文化之光芒,翘首仰慕东方……!”
元召说过的这几句话,即便是董仲舒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回想起来,竟然也如少年人一样被感染的热血沸腾。
“术业有专攻,闻道分先后,日暮知途远,此心不畏难!先师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与元侯之会,真是不虚此行!元侯之言壮哉!我虽然已不复壮年,但余生岁月,定当为此目标而努力,身死之日,几达成十之三二,也不枉此生了。哈哈哈!”
临别之际,董仲舒神色间有些慷慨,虽然他本质上不过一介老书生,但从出生起就经受汉文化熏陶的生命,无论是他,还是每一个士人,都自有其为之奋进而不惜此身的勇气。
也难怪他如此心情激荡,只有如他这般心中有大智识的人,才能懂得元召展现在面前的文化蓝图是多么的宝贵。自从上古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