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人只是小打小闹,但是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个体户也渐渐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做鞋虽然算不什么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但是作为生活必需品它的前途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杨立民来看,爱民厂职工的技术不错,做出来的鞋自然质量也是佳,那么意味着在外销售自然也不会太差。
有着厂里的免费材料和工具,哪怕一天一个人只做两双鞋,一个月下来指不定一个工人的工资都高,又何至于落得一个因为生活太差造成营养不.良而晕倒的情况。
“生意到是有,可是那儿有那么多的材料啊!”钟时国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只是做布鞋还好一点,虽然做面料的边角料不多,但是至少不用大底和鞋跟。这样做出来一双鞋好歹也能卖个一块两块钱。可要是做军胶或者皮鞋可不行了。算是遇大货生产有那么点儿报废,可是毕竟也只是少数。所以嘛其实算是工人家属们有心做,一个月充其量做个三无双鞋顶天了。算下来也不到十块钱!”
十块钱看似不少,其实也不多。
最重要的是一大家子算有了这十块钱能够改善的生活也是很有限的。
不过有了这十块钱也总没有的强不是?
三人谈论了一阵,对于这种事情虽然各有心思,但是毕竟也管不了权当饭后的谈资当了一回愤青罢了。
杨立民自然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些问题,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他如今虽然已经成为了爱民厂技转科的副科长,但是毕竟还未任,算任了还是一个新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个看客。
不过经过这次的闲聊杨立民也了解到了爱民厂的一些基本情况,总体来说工人还是可爱的,领导们也算是清明的,在这个充满着机遇的时代却依旧是前途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