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楦头!对,楦头!”彭刚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准备去找楦头,可一转身又才想起来除了杨立民所说的这些工具外还需要其他工具于是试问道:“小杨同志,要不还是去下案试做台?那边的工具较齐全,还有一只煤球炉子呢,我已经让人生火了!”
不是彭刚大惊小怪,而是杨立民这一套技术真的把他给震住了!
开料、组合、针车....这特么一套下来几乎涵盖了下料和案两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而且技术还不一般的技术员差!
试问这样的人会是一个还没有参加工作的青工吗?
绝对不可能~!
可是事实却是杨立民不仅是一名还没有参加工作的青工,而别人家还是一名皮革系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人无疑真实一个人才,连带着他对杨立民的称呼也从小杨变成了小杨同志,完全没有了最开始的不屑和敷衍。
杨立民也不客气跟着彭刚便去了下案工作台。
不过杨立民却有些纳闷,去下案工作台彭科长干嘛还要给自己提什么煤球炉子?难不成是因为天气太冷让他烤火不成?
因为杨立民要试楦,所以其他人也跟着走了过去。
所谓的下案工作台其实也在技转科里,和案操作室只隔了一间房,不过里面的状态却是让杨立民有点儿不敢恭维。
下案操作室里大约也二十来平米,一张建议的铁架子摆了张木木板。
木板摆满了各式各样贴着标签的瓶瓶罐罐,以及一些诸如排钳、榔头之类的小工具,然后平着胸口的位置还吊着一张镁光灯。
瓶瓶罐罐自然是各种底料的处理水,数了数大约十七八个,限于七十年代的鞋业生产工艺也算凑合,至于工具也是老三样没什么区别,只是连个烤箱都没有难不成自己点个火盆不成?
一想到火盆,杨立民这才想起了刚才彭刚所谓的煤球炉子,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