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刘毅会慢慢收集,留着,也算一个把柄,以后赵旭若是能听话,这些东西不会再出现,但若是赵旭还敢跟自己使小手段,那秋后算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多谢。”崔州平默默地点点头,就如刘毅所言那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既然决定自立门户,很多事情就不能由着自己来。
“何须如此,你此番来的正好,我亦有事与你商议。”刘毅从书架上取来几本线装书递给崔州平道:“我准备在此开一间书院,这些事我编纂的教材,只是这书院我一人肯定不够,我欲请几位高学之士前来,亮各种学问分门别类,这些高士共同执教,挑选合适弟子教学,你意下如何?”
拓印之法,刘毅之前已经跟崔州平讲过,最近刘毅闲来无事,将水力印刷机给鼓捣出来,纸张也进行了改良,他准备先从自己这里开始一步步将印刷术推广出去,不过这东西既然刘备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刘毅也只能自己来做,但他自身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站在士人的对立面,刘毅需要寻找志同道合之士,一起跟自己推广。
换个角度来讲,若能获得一部分士人的支持,对于推广或许更有帮助,但这样就不能直接全天下来推广,而是一点点开始推广,先从学子们身上推广,然后再一点点的像整个岳阳、整个荆州、巴蜀然后往整个天下推广,这个时间跨度会很长,让人们慢慢接受,或许得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但却是最为稳妥之法。
“你可知……”崔州平看着几本书,目光复杂的道:“若只是书院的话,我可帮忙邀请几位寒门好友前来授课,这荆州之地,愿意这般公开授徒者不多。”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书院,比如颍川书院、鹿门书院,但那都是私人性质的,算是维护和巩固人脉来用的,一般授课对象基本都出自世家望族,也有一部分寒门,像刘毅这般广收门徒,不问出身者,一般名士就算擅长这个,也很少有愿意公开授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