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酒比斗学问,胜之。
此人博学而精,吾不如也..........这是大祭酒的评价。
他并未就此离开,堂而皇之的在国子监讲学,并将自身所著《北斋大典》留在了国子监。
区区一个蛮子竟然还著书?
国子监学子起先愤怒难平,但随着《北斋大典》的口碑发酵,谩骂声渐渐平息,更多的是震惊与一个蛮子的学问。
《北斋大典》卷帙浩繁,涉猎之广,之精,令人惊叹,绝非一朝一夕能编撰出来。
这种规模的书,通常只有朝廷才会编撰。无法想象,它是由一位蛮族年轻人独力编撰。
单凭此书,裴满西楼便能跻身当世大儒之列。
最令人震撼的是,《北斋大典》其中几卷,详细记录了妖蛮两族的历史,两族的由来、演变,尤其是近代八百年历史之详尽,并不比大奉编写的史书差。
给了国子监响亮的一巴掌,给了大奉读书人响亮的一巴掌。
裴满西楼一时间名声大噪。
“难以相信,粗鄙的蛮族有这样的读书种子?”
“那裴满西楼是白首部的,白首部以聪慧著称,但像他这样的,极少极少。”
“我若能著成此书,必定名垂青史。这蛮子太厉害了。”
“惭愧惭愧,老夫像他这般年纪的时候,还在求学。而今年事已高,再没精力著书。”
“此人可恨,先是与大祭酒比斗学问,而后故作大方的留下《北斋大典》,这是打我们大奉读书人的脸。”
正因为对方蛮族身份,有此学问,才凸显出大奉读书人的“无能”,因为绝大部分读书人,都没能力做出他这样的壮举。
“要说年轻一代里有谁学问能与此人比肩,只有怀庆公主了。”
“怀庆公主先后求学于国子监、云鹿书院,而此人蛮族出身,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