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各大网络直播间,就连微博上,也掀起了一番对《海洋》这首曲子的激烈评论。
仿佛是这一瞬间,全世界的诗人都藏不住了——全都跳出来冒充吟游诗人!
但也不得不说,廖远这首曲子里蕴含了各种情绪的起落。
比如急促与舒缓,紧张与放松,但最终所有的音律也都会归于淡然。
这仿佛是一部人生的缩影。
《海洋》片段演奏完毕后,中间廖远又弹奏了一段经典的《致爱丽丝》钢琴小品片段。
这个片段出现后,整个春晚现场不少懂音乐的人都露出了灰心的微笑,有些听得手痒的观众更是用十指在空中漫步,跟着廖远的弹奏而弹奏。
到了最后,一曲陌生的《天使的跳跃》再次让全场惊艳。
高潮段落,那磅礴的音律让人震撼到头皮发麻,寂寞与悲伤与凄美,在这一刻被挥发的淋淋尽致。
张恨歌、谭杰、艾诗等人,一个个都仰着头,目光灼热的看着廖远。
这种音乐,即便是往后推行数百年,也绝不会过时!
这是深入灵魂的音乐,从不需要语言!
这就是大师级的演奏!
那琴声里的孤独,让人心碎,就仿佛两个永远无法相见的人——
我看不到天空中的你,你听不到黑暗里的我。
我在青草的上面,你在落叶的下面,我们明明离得很近,却又远到触不可及。
孤独,是这首《天使的跳跃》所带来的最大主旋律。
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却能带来思考,也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真挚的爱。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