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也是很不错的,他们改装了不少自行车,使得这些改装自行车的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过朱富贵知道,对于长达50公里的赛程来说,速度并不是最关键的。
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持久,持久的耐力。
关于耐力持久这一点,朱富贵对自己很有信心。
除了体能天赋异禀之外,还因为他有一个保险底牌。
因为他给自己准备的是一辆电动自行车……
确切的说,是一辆长得很像自行车的电动车。(如图)
这种电动自行车是后世国外的环保小将们发明的。
能让自己能省力偷懒的同时,又能显得节能环保,爱护自然。
在其 4130 钢铬钼框架里面装有一块 500wh 可拆卸锂离子电池,这块电池充满后可供自行车行驶至少 80 千米,并且使用寿命特别长。
使用这种自行车比赛当然属于作弊。
但正所谓“查得出的叫作弊,查不出的叫高科技”,任谁都不会想到,世界上会有一种叫做锂离子电池的鬼东西。
反正甭管是不是违反体育精神吧,拿到金牌后哗哗到账的文化值不香吗?
而且吧,这也不算是朱富贵独创的丑陋手段。
自行车这项运动在后世本来就很不干净。
战胜癌症,重返赛场的传奇巨星,美国运动员阿姆斯特朗,获得无数荣誉后,被查出来吃的兴奋剂比抗癌药还多。
这也罢了,后面又爆出来,许多欧美运动员将微型电池藏在自行车里面,实现“物理兴奋剂”。
所以说,朱富贵也不过是延续着自己师从各大人间之屑的传统而已,属于常规操作。
最终比赛的结果自然没有悬念。
当大明皇帝连额角都没有出汗,边轻松潇洒地骑回到终点的时候,全场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