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的思潮,认为只有中华强大日本才能复兴。
但这种思潮是空洞的,盲目的,理想化的。
他们想象中的那个可以拯救东亚的中华帝国仿佛是空中楼阁一般,与实际上的大清国相距甚远。
就好像后世国内,很多学者口中那个治病不花钱,文明平等,充满友爱,连空气也香甜的灯塔国一样,其实是不存在的。
甚至我大清与臆想中的那个中华帝国的差距,比后世灯塔与美利坚的差距还要大百倍、千倍。
但宫崎马如今见到的大明却完美契合了他想象中的那个天朝上邦。
无论是他离开日本前见到的那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还是凤都街头精神饱满,器宇轩昂的普通民众;
无论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5层),街头奔跑的旭日汽车,又或者是远处工业区终日不停喷射黑烟的大烟囱,
这些都给予了宫崎马巨大的震撼,是远远超出他那颗农业时代的小脑瓜子能想象出的盛大景象。
当然,还有那高大巍峨的天子雕像,据说一根手指就能买下白宫的圣女铝像……
诸如此类的奇观也冲击着宫崎马的三观,让他对于大明忍不住顶礼膜拜。
如今,他加入大明,成为一个高贵的明人的意愿无比强烈。
这种渴望和以前完全不同。
已经不仅仅是因为想要改善生活,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作为一个大明公民,昂首阔步走在天地之间。
宫崎马曾经对着百货公司的玻璃窗暗自观察,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走不出大明公民的那种自信。
不仅仅是他自己,宫崎马发现,自己的同伴也是如此,哪怕长相无二,但只要一眼就能看出倭人和明人气质上的差别。
这一批参加归化考试的,主要是各部队、各机关上报的进步倭人。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