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777章:东州派和西州派

第777章:东州派和西州派(3 / 5)

益州名重一时的大名士。此时的任安,已是门生弟子遍益州了。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有了这样阔的的同窗,董扶随同刘焉入川便在情理之中了。他的性子恬淡,本意在于避祸,寻一方乐土,安享晚年,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儿。

后来,贾龙平定了平定了益州黄巾,迎接刘焉入蜀,治所便定在益州北部广汉郡的绵竹县。方此之时,黄巾大起,肆虐天下,南阳郡是黄巾的大本营之一,数万流民在世家大族的带领下,一路向南逃亡到了益州。三辅地区,也就是司隶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因为关中羌人作乱,屡屡入寇,而朝廷不可制,因而一路向南,也流亡到了益州北部。

当时,三辅和南阳都是人口稠密,教育发达,百姓富庶的大郡。黄巾大起,他们无力抗衡,只得举族逃亡,首选之地便是富庶安详的荆州,其次便是益州。这两州之地,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刘景升和刘君郎又有宽厚之名,是难得打得佳地。故尔,二刘得以坐享其成,占了一个大大的便宜。流入益州的流民有数万户,十几万口,这些人被益州人称为“东州士”。

刘焉是正牌儿的汉室宗亲,又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其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早在离京之前,刘焉便得到了在京的益州士人的支持,坐稳了益州牧的位子之后,他又和东州士结成了联盟,将十几万东州流民悉数收编,号称“东州兵。”东州派中,掌权的人大致分为两排,一派是温和派,以法真、吴懿、费祎、董允、李严等人为首,一派是少壮派,以甘宁、沈弥、娄发等人为首。只有得到刘焉的支持,东州派才能在益州定居,刘焉也以东州兵为依仗。

所谓的西州派,是于东州派相对而言的,益州本地的士人集团。以贾龙为首,犍为太守任岐、益州名将张任、严颜、黄权等人都在其中。西州派关注的是益州本土的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