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着脑袋,昨天通宵熬夜准备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白准备了,八竿子打不着,或者说有些借鉴意义,但是仅仅一晚上的囫囵吞枣,并不能让他将看到的东西发挥出来。
不过他还是有些高兴,没有了作弊行为,每个人都凭着真本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秦远也发现,这道题目并非是胡闹之举,其实饱含着极大的道理,一城之主,总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而回遇到无数问题,那些所谓的问题,总结起来,便是一只硬骨头,硬骨头摆在面前,你要怎么去啃?
从这些竞逐者的答案之中,阅卷之人便能够窥得他们的真实水平,心性如何,甚至能够在这等仓促之中,看出几分他们的应变能力又有多少。
他对这道题目并不犯难,考古学之人那是对历史极其熟悉,古代的历史人物啃硬骨头的多了去了,他只需要精简提炼一番便好。
“硬骨头也是骨头,总有啃断之时,牙口好,便可激发血勇之气,抗棺而行,一鼓作气拿下。若是牙口不好,便寻一斩骨刀,借势而为,再将其砍断。若骨头实在坚硬,斩骨刀也无力,就需寻找其有无裂缝,若有裂缝,刀刃撬开。若无裂缝,斩骨刀难以作为,便结硬寨,打呆仗,保持士气,日积月累,总能磨损之……”
秦远用自己最好的书法水平,完整的写下自己的思路,中间没有太多引经据典,但却融合了数位先辈前贤的思想,更有个人思考,数番变化,既迎合着出题人的思路做到尽量简单明了,又不失逻辑与章法,偶尔还有妙笔生出。
半个小时之后,屋内响起鸣钟之声,答题结束。
秦远已经写完半晌,仔细检查了两遍,没有错别字,没有逻辑语言不通顺之处,他对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写出这些,很是满意。
料想在这般猝然变化仓促应对之中,总应该能够拿个不错的分数,至于能不能进入前五分之一,那就不是他能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