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叛军必然大举围攻关中,到时候万一国家有需要,我为卫将军,说不定便要抛弃个人恩怨,负重出征的……这样的话,其一是来不及帮审正南与董公仁做调整,其二却也是没必要了。”
这次轮到许攸无言以对了,他当然想到对方这可能是敷衍,但也不敢就真的认定对方不会这么做……毕竟,他也了解公孙珣这个人的性格,此人隐忍了三四年,也该按捺不住,准备回去了!
再加上公孙珣终究是个有信誉的人,所以许攸只能无奈撒手,然后暗自祈祷对方最终按照自己的方略提前做出处置,而非是静极思动,再度出山。
当日晚间,且不提许攸在此地住下,然后又给那些王芬的亲信幕僚甩了多少脸色,只说公孙珣也召集来自己心腹,着重讨论此事。
而对于吕范、娄圭、王修、戏忠,以及近年来颇受重视的杜畿,公孙珣自然不用再说什么秋后出征之类的敷衍至此,而是干脆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事情就是这样,袁本初驱虎吞狼,而偏偏天子身体已经不行,我怕此时闪避已经来不及,反而会弄巧成拙失了先机。可若是不管不问,却也只能是坐失冀州多年布置。”
众人一时沉默。
王修遇到这种事情向来是沉默的,娄圭不擅长权谋,吕范则渐渐持重,不愿轻易陷入争端,杜畿毕竟算是新人……但是,素来知机且极善此道的戏忠此时保持沉默倒是让人感觉有些奇怪。
所以不止是公孙珣,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了戏志才。
戏志才不由叹了口气:“君侯,若真是如此的话,我只能劝你有所舍弃了,或者就按照许子远的提醒,及时让董公仁、审正南抽身,甚至可以直接请他们过来此地静待天时……毕竟,我等此时在幽州,并无它法能干涉洛阳与冀州之事,而既然无法干涉,就只能坐观其变了。”
言至此处,戏忠不由盯着公孙珣正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