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和后辈之间,感情的维系,在于生命的传承。西洋世界,把此归功于上帝。传承生命,是上帝赋予人的职责。所以西方世界,一旦成人,感情往往寄托上帝,把父母撇开,身无包袱独立生活,时间和精力更为有效地利用,更为符合自然规律。
同时失去子女的父母,也把感情寄托于上帝,并不会崩溃。
所以西洋世界经过千年发展,前辈与后辈之间,以上帝为感情缓冲,有效地避免了浪费时间精力的孝道。
诸侯混战,各国都需要有效利用国民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西洋世界,亲情维系方式,是人文环境促成的结果。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春秋无义战持续如今,浪费时间精力的孝道,也不会大行其道。
和华夏同属东亚的东洋,虽然有天皇名义统一,但各个藩邦战乱不断,需要把藩民有限的时间精力有效利用。所以东洋也没有孝道,父母年老之后,就会被背进深山,自生自灭,连个感情慰藉也没有,更加的残酷无情。
唐代以前的大秦景教,大元中国时期的十字教,先后中断。所以上帝属于外来文化,在华夏一直水土不服。
道教土生土长,有广泛的信仰基础。通过道教作为感情缓冲,架空前辈与后辈之间的感情联系,取得和上帝同样的作用,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康熙有些疑惑:“老师,为什么不选择佛教?”
曹继武叹了口气:“佛教也属于外来文化,和华夏玄学结合,逐渐本土化。佛家思想主要寄托来世,什么都不干,饭不少吃,靠诵经打坐,就能获得来世极乐,纯属妄想。”
所以佛系严重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邦国迫切需要人力之时,就会出现灭佛,所以有了三武一宗。
盛世之时,经过休养生息,人口暴增,人力大量剩余,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就会发生暴乱。统治阶层为了安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