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观的几率,远远超过种地,即便到了造反的时刻,至少也能做个头目。
所以经商对于穷棒子翻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继武例子举完了,甄仕人忽然明白过来:“你想把满清,变成商业国?”
曹继武点了点头。
金印摇了摇头:“五千年上下,商业国,似乎没有先例。”
杜省斋突然想起了湘君楼,当初曹继武应对王夫之等人的情节,于是脱口而出:
“齐国!”
金印和甄仕人对视一眼,满脸全是惊异。
齐国地处山东一角,山高林密,滩涂遍布,根本无法种地产粮。自姜太公开国以来,就依托渔盐之利,大搞商业贸易。自管仲为相,彻底确立了商业立国的策略。
“华夏几乎所有的商业理念,都来自齐国。你们三位,所有的商业手段,在《管子》中,都能找到印证。你们自诩为儒商,不过是为了附会士大夫的喜好而已。”
“齐国代表的,是开放的新势力。鲁国代表的,却是保守的旧势力。所以两地起源的商家和儒家,本来就是对立的。把儒和商两个字,联系在一块,本身就是个笑话。所有自诩儒商的家伙,都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甄仕人相当不满:“你这话说的,也太难听了吧?”
金印也连连摇头:“你话虽有道理,但犯了商家之大忌!”
曹继武微微一笑:“的确,商家只有迎合喜好,客人才肯花钱。然而换个角度来说,凭个人喜好打理钱财的,那一定是个客人。”
杜省斋连连点头:“高论!”
客人喜欢什么,商家就准备什么,这样才能赚钱。否则,客人不喜欢什么,商家却偏要准备什么,客人愿意花钱买吗?
然而站在商家的角度,决不能凭个人喜好,打理自己的商业。所以商家对客人的秘诀,就是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