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等人,是主动靠过来的。黄忠义等人,却是曹继武手把手带出来的。曹继武的观念,太过妖异,周崔芝等人,都难以理解和承受,更何况是那些无知的百姓?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更难。曹继武要洗革天下,那么天下所有人,几乎都会和曹继武为敌。理由只有一个,对于曹继武的观念,天下人不喜欢。
看来曹继武要赴汤蹈火,强行改变天下人。
但如果曹继武贸然回了大清,不被卸磨杀驴,就已经不错了,何谈洗革天下?
金月生不放心,劝曹继武留在缅中。可以不称王,不要封号,但至少可以在缅中自由,不受大清的窝囊气。
众人也纷纷附和金月生,极力挽留曹继武。
然而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哪有那么简单?大清提防曹继武,那也是常理。有缅中和南洋作为后盾,大清可以打压曹继武,但不至于要命。只要留得性命在,东山再起的机会,还是有的。
见曹继武执意不肯留下,金日乐摇头叹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天下的蠢人,又不喜欢你,何必为他们操劳呢?”
作为新生王朝功勋的后代,对于无能的前朝遗民,金日乐自然看不上眼。然而曹继武却不同。尽管天下人不喜欢曹继武,但他还是想扭转轮回的规律。他只想按自然之道行事,至于别人喜不喜欢,那就不是曹继武的事了。
当时南洋那么好的条件,曹继武都没有选择留下。看来如今的缅中,也很难留住他。尽管从感情上来看,大清对于汉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感情在实力面前,没有任何作用。想改变天下人的命运,在这个年代,还得依靠这个令人痛恨的大清。
曹继武心怀天下,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南洋和缅中,是曹继武为众兄弟,争取而来的立足之地。周崔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