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武,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或许也只有他能出奇招。
于是王夫之试探地问顾炎武:“顾老弟以为,曹继武如何?”
“他?!”
顾炎武直摇头,“你怎么会想到他呢?”
杜省斋不以为然:“顾老弟莫寒碜王兄,这个曹继武,在长沙府的所作所为,虽然讨人憎恨,但效果却极佳。或许他真有好主意,咱们不妨问问他。”
顾炎武摆摆手,无奈笑了:“算了吧,长沙府这一套手段,你们俩,根本就没看懂。”
二人闻言,皆一脸懵逼,忙请顾炎武明示。
顾炎武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缓缓说道;“曹继武在长沙府扬刀立威,以残忍的手段,革除流弊,他用的是法家的重典理念。而剿灭张志诚,打通湘江水路,大力兴商,用的则是商家的理念。这法家和商家的理念,和咱们儒家的仕途经济与仁义之道,完全是两码事。”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儒家和法商两家,一直处于对立状态。所以曹继武脑海里,几乎全是和儒家不搭边的观念,这就导致他在南明,没有一丝一毫的话语权,这也是他不事南明的根本原因。”
“想当初,顾某也受三个混蛋不少影响。所以顾某在朱由榔身边,也被看成异类的存在。顾某的境况,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他曹继武本人了?”
原来,曹继武的观念,和众人不在一条辙上。顾炎武这一番话,二人茅塞顿开。
然而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已经近两千年,难道真的不如法商两家?
王夫之不甘心:“法家刻薄寡恩,商家重利轻义,怎能和咱儒家仁政相比?”
顾炎武不以为然:“法家表面上刻薄寡恩,然而却能废小义而全大义。商家虽重利轻义,然而格局较高。以顾某将近半生的奔波来看,其他各家的理念,对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帮助程度,远远高过咱们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