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了曹继武。
目前广东沿海形势,极为复杂,西洋人想趁机捞好处,割占沿海。靠大明的残余势力,根本对抗不了西洋人。曹继武于是又询问了,郑成功攻打台湾的经过。
赵通海等人,将周崔芝的描述,告诉了曹继武。
郑成功先后两次,调集了两万多人的部队。而台湾真正的荷兰人,不过几百人,加上雇佣军和奴隶仆从军,也就两千多人,而且分散驻守热兰遮、淡水等多处据点。
攻打几百人防守的城池,竟然前后打了两次,时间持续一年之久,说明郑成功的舰队虽强,但比起西洋人,还差上不少。
而且负责防守台湾的,根本不是精锐的荷兰皇家海军,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二流部队,而且很多是德意志雇佣军,加上帮闲的奴隶仆从军。
西洋人的装备和单兵作战素养,远超华夏人想象。郑成功靠着巨大的数量优势,和灵活的指挥才能,才弥补了装备和作战素养的巨大差距。
然而数量优势的人海战术,拿人命不当人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西洋人凭借巨大的技术优势,当数量足够时,华夏就真正危险了。
曹继武从罗雅谷那里,也得到了印证。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吉利人,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出动的兵力,大多是几十人、上百人,几乎没有过上千的规模。
台湾一战,对比双方人员、装备、作战素养等等各方面的差距,以及罗雅谷的亲身经历,因此曹继武建议赵通海等人,不要轻举妄动,等尚可喜打下广州城,再等候自己的消息。
一向深谋远虑的曹继武,见识远在众人之上,所以众人纷纷答应下来。
太阳即将落山之时,赵通海于是建议,陈茂兴叔侄和龙卷浪留下,自己和李海生赶回屯门岛,等候消息。曹继武欣然答应,亲自送走赵通海和李海生。
等赵通海二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