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是壮烈了,连带着把李自成的老底,也折腾得快见底了。和他一路的士绅,把气节扔给了他,继续拿他的事迹,忽悠傻乎乎的老百姓去当炮灰。而浴血拼杀的农民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连个虚名也没捞着。
然而眼前的这两位,敢于承认自己一路人的无能,还算实诚。不像绝大多数士绅,自己无能,搬出一大堆的理由推脱。心性直爽的高一功,对二人的看法,还算过得去。
过了一会儿,高一功气消了,大手一挥:“你们在这等一会儿,俺去要人。”
高一功赶往总督府,面见王化澄,开门见山,将方以智和顾炎武求情的事,告诉了王化澄。
但是当初王夫之鸡血高昂,令王化澄在朝堂上丢了脸,因此王化澄极为恼恨。
见王化澄犹豫,高一功于是耐心分析:“王夫之就是个耍嘴的书生,虽然有些妄言,但无韬略,难成气候。这种驴球子,有些虚名,杀了他,招来非议,不值得。当今大敌当前,大义为重,私怨为后,还望大人持重。”
此时的王化澄,虽然是两广总督,但手里无兵,因此对高一功甚是倚重,何况他说的也极有道理。名望称号,对高一功这样的武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对王化澄这样的文臣,却极为重要。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因为一点点的小节,前程尽毁的事,在大明朝堂,比比皆是。
王化澄深知其中的厉害,同意高一功将王夫之带走:“让他滚得远远的,本督永远也不想看到他。”
高一功谢过王化澄,到狱中提了王夫之,回到了自己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