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任何一个人遇到,都会救的。”
村长和村民忙点头,“是啊,是啊,我们山里人都心眼好。”
“谁看着都会救的。”
白英涛夫妻礼貌的看着大家微笑,最后目光落在刘会手里的合同上,他问,“大家都在这里,这是在做什么啊?”
刘会扬了一下手里的合同,“白叔,我们村的这个鱼塘,现在转包给我,我们在签合同。”
鱼塘转包?
白英涛看看平静的湖水面,按说鱼塘转包时间,一般都是在冬季的春节前后,像夏天这个季节,都是鱼塘养鱼的时候,这个时候转包,如果不是出现意外的什么情况,一般是不可能鱼塘转包。
白英涛将近五十岁,久经尔虞我诈的生意场,练就丰富的生意经验,他思索一下,问:“请问哪位是村长啊?”
看到白英涛主动找村长说话,王大发立刻满脸堆笑,“我就是。”
白英涛礼貌的问,“你们这鱼塘是咋承包的呀?”
村长满脸的笑容,“我们这不是看刘会这孩子心眼好,善良,他不出去打工,在家照顾寡嫂和侄子,所以,村里照顾他,把这个鱼塘包给他,也没多收他什么钱……”
白英涛掩藏着眼底疑惑,脸色还是如常,听着村长继续说话。
村长在显示他的老好人原则,“我们只收他一年两千块钱承包费,只要他给原来承包鱼塘的人鱼苗钱就行,他没钱还能打欠条。”
白英涛沉吟一下,“多少钱?”
王小健扬扬手里的欠条,“一共十一万,欠我的三万。”
白英涛接着问,“那就是说,现在鱼塘里有三万块钱的鱼苗?”
听他这样一问,王小健脸色一变,支支吾吾的,“嗯,那可能有吧!”
刘会有点意外,“可能有吧?什么意思啊?”怎么说的这么含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