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亮老先生顿了顿又说道:“对于蔡邕的书法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定论,张怀在《书断》中把蔡邕的隶书和飞白书都定为“神品”,他说蔡邕“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真异能之士也。”
对于蔡邕的书法我们可以从《熹平石经》窥看一二。《熹平石经》历经风雨兵火,到宋代时已难窥全貌,仅存数块残石,后来又有少量零星碎块出土。《熹平石经》是唯一有证据确定是蔡邕所书的作品。《熹平石经》为标准隶书,是东汉时期隶书艺术集大成者,也是隶书的巅峰之作和告别之作。自此以后,隶书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标志的书法形式开始走向没落,逐步退出了实用领域,其地位被楷书取代。后世的隶书艺术也无法达到东汉隶书的艺术水平。
相传飞白书也是蔡邕创造的一种书体。汉灵帝时修建鸿都门,蔡邕看见工匠用垩帚粉刷墙壁,刷出来的线条黑白相间、虚虚实实,他感悟到了别有一种力度和美感,很受启发。回家后经过研究,他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毛笔写字的运笔,创造了飞白书。
最后邓瑞亮老先生对于蔡邕的书法作了一个总结:“蔡邕的书法创作及其在书法理论上的开创性成就对后世影响之大,都无愧于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人。”
从邓瑞亮老先生对于蔡邕书法上面的评价我们就不难看出蔡邕这个人给他定位一个大书法家是多么的准确。
邓瑞亮老先生拿起了宋刘毅所写的作品说道:“来看看这位宋刘毅小友所写的作品,首先他所用的书法正是失传已久的隶书,隶书这种体裁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隶书的艺术巅峰水平,后世对于隶书的研究也已经少了很多,主要还是由于书法传承的丢失。但是从宋刘毅小友所写的这幅蔡文姬的《悲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用隶书体裁写出来的字一笔一划都是达到了超高水准,恐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