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帝国吃相 > 第391章 光学实验室

第391章 光学实验室(4 / 6)

晶粉末都装进去,然后又吩咐帮工准备好浇筑透镜的模具,等一切都准备好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用一个大钳子夹着坩埚放进煤炉里面。

“猛火~”汤廷哐当一声将炉门关上

一个帮工赶紧使劲儿拉扯风箱推杆,伴随着呼呼啦啦的声音,煤炉中的火焰串起来半尺高,随即房间里温度都很快升高。

煤燃烧的临界温度大概在五百摄氏度左右,而要得到一千度以上的高温,必须不断鼓入氧气,才能让煤充分燃烧,释放出足够剧烈的热量,因此煤炉光用普通的方法烧是不起作用的,而且氧气不够就会产生的大量的一氧化碳,如果房间太过封闭还会中毒,因此这间杂物房的通风状态还是很好的,房梁四周全部都是空的,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杂物棚,加上还有窗户通风,因此房间的煤火味道并不算太大。

看着汤廷和三个帮工围着煤炉忙活,陈旭终于是长叹一口气之后从失去了一块水晶宝石的伤心中慢慢恢复过来。

自己夸下海口要制作出一只千里镜,因此含着泪也要把它做出来,就像后世约炮一样,做人要讲信用,不然以后不好混。

汤廷,又叫阳城廷,河东郡阳城人氏,原来是魏国人,自幼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对于墨家的一些物理和光学理论很感兴趣,但因为墨家理论无论是在大秦还是以前的六国都不怎么受欢迎,因此汤廷过的一直比较落魄。

(注一下:秦朝姓氏没有合并之前,一般只称名而不称姓氏,称呼人的时候不会直呼其名,这既是礼节也是习惯,本书只是为了合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都加了姓而已,比如商鞅,他本身是魏国人,姬姓公孙氏,但为了礼貌,称呼他的时候在名字前面加上国家的名字,因此又称之为卫鞅,许多史书都是称之为商君,并没有人直呼其为公孙鞅或者姬鞅,再比如秦始皇登基前称为质子政,称王之后称为秦王政,从不会直呼嬴政或者秦政、赵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