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长的燕国将领感到惊怒,已经开始怀疑廉颇,并有意无意地控制部分兵权,准备随时兵变控制他,而且及时把情报传回燕京。
半个月内,秦国间谍在燕京城散播谣言,渗透到一些燕国官员的耳里,都匆匆上书,奏了廉颇一本。
辰凌看到大臣奏折、燕军前线的密函、以及敌营内潜伏的特工送来的情报,三方把矛头都指向了廉颇。
“几位卿家,你们怎么看”
范雎、乐毅、苏秦、苏代、淳于臻等几位重臣接过各方信函扫了一遍后,相当惊诧,脸色各异,似乎都信了七八分。
“君上,按照廉颇的人品,应该不至于如此不识时务,但人心难测,在当前紧张局势下,还是不得不防,先撤离廉颇主帅之职,调回燕京,亲自盘问,如果他心虚,必会逃走,如果他是被冤枉的,自当安心来京”范雎提出建议。
乐毅和苏秦都纷纷点头,也觉得这个办法妥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事关战争成败,还是在这种特殊关键时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属实,后果不堪设想。
辰凌神色严谨,轻轻点头,心想:“若不是我来自未来,知道廉颇的人品,以及白起用过离间计对付廉颇,才使得长平之战,赵王临时换走了廉颇而改用赵括的典故,连我也相信了廉颇可疑”
眼下河东战场正是一旦换走廉颇,谁还是白起的对手恐怕换了其它将领去,会看到其他两路大军不断赫赫战功,从而立功心切,去了就急着与秦决战,定会中计,毕竟白起带兵的攻击力,恐怕也只有廉颇的防御,才让辰凌放心。
“几位卿家可听过三成人虎的典故”
乐毅、范雎等人一愣,摇了摇头,毕竟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是韩非子主撰,比现在还要晚个七八十年呢。
辰凌淡笑道:“魏国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担心自己走后被政敌诽谤、攻击,就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