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在正月里,冰天雪地,尽管无法务农,但是并不影响工坊和商业,塞外草原的物品源源不断运回襄平城,出售给这里的六国商贩后,由六国商贩又运出燕国,牟取差价利润。
与此同时,燕国同之以利,化之以文,融之一族,促进草原匈奴与燕人的交流融合,互有所需,不但促使国企商号、运输业、纺织业、盐铁业、服装业都大力发展,供不应求,工商赋税交纳的也非常丰富,使国库充盈起来。
燕国兴太学,一年招收一批学员,学习天文历算、地理方志、诗词歌赋、兵书战册,乃至儒道释法墨诸子百家的典籍,使得燕国的文化,得到迅速普及,朝廷还大力印刷各种书籍,送往各郡县,使偏远的乡村,也有公开图书馆,知识下乡。
如此一来,使得燕国文教、科研、经济诸多方面,齐头并进,让所有燕国人,以及在燕地经商、游玩、考风、勘察、避难、求学的中原人、番邦人,都感觉到,燕国从骨子里向外迸发的改变和新气息。
襄平城外,星罗密布的工坊,制作着各种生活用品,绫罗丝绸、棉衣夹袄、貂裘毛衫、牙膏牙刷、笔墨纸砚、印刷书籍、铁锅铝盆等等,十分之七暂时都是国有企业,毕竟复国之初,这些生产资源要牢牢把握手中,不能高度市场化。
十分之三的工坊,属于燕商和六国巨商分摊,利用燕国兴商的条件,大笔赚钱,同时向当地财政交纳赋税,而且雇佣当地的劳动力,也解决不少城郊国人冬季的收入问题。
辰凌几次微服出巡,在城内城外考察,对当前市场的活跃度还颇觉满意,尽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一步步推行工商法,再减少阻碍,相信秩序会越来越健全。
不得不说,乐毅对于治国和兴商方面都有一定天赋,从未担任过大官高爵,但在燕国,主持变法,推行各种条例和律法,取得很大的进步。
正月里的第一次朝会,辰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