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卷,但是交卷之后,并不能离开考场。
所以江易只能继续坐在号子里,闭目养神,尽人事,听天命。
他把该做的都做了,至于能不能高中,取得状元之位,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也不知道姜云岚动没动手,希望能够成功救出兰若妃!”他在心中想到。
实际上,在江易答卷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提前交卷了,比如苏潜,比如画中仙。
…………………………
在这广场正前方,神通大帝的雕像不远之处,有一处巨大的阶梯台子,这阶梯台子之上,许多身穿官服,戴着乌纱的官员,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在开考之后,肃静了一会儿,一些官员觉得气氛太过于压抑,于是便忍不住交头接耳地谈论起来。
这科举的题目乃擎天大帝亲自所出,乃绝密文件,提前知道的只有太师庞天都一人,其他考官都是刚刚才知道。
所以他们有的就在谈论这个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以往的科考,气氛都比较轻松,这些考官们高高在上,心情舒畅,毕竟这是国家大典,他们手里掌握着无数考生的命运,哪里有不舒畅的?
但是这次科举就不一样了,规模极大,人数极多,其中藏龙卧虎,有许多人物,圣上非常重视。
在这阶梯台子的最上方,端坐着三人,中间那位,就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太师庞天都。
而旁边两人,也气度非凡,深沉内敛,浑身散发出一股身居高位,权势在握的气息,官威非常之大。
右边的那位,是太傅左宗廷。
左边的那位,则是太保鲍千寻。
三公亲临考场,这是历届科举都没有过的事情,可想而知,朝廷对于这次科举的重视。
三人年纪相差不大,但是外表看上去,左宗廷和鲍千寻显得年轻许多,而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