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藏龙卧虎,肯定不只我一人猜到擎天大帝的用意,我想要脱颖而出,这篇经义文章一定要做得无比大气,最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出奇制胜!”
想到这里,他便执笔点墨,大笔一挥,写上了自己文章的破题:“天命,时运也!”
这题目当中,说的是夫帝王者,天命所归。
但是江易的破题却偏偏逆其道而行,说帝王受天命,不过是一时运气,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不过,江易不会无故之失,胸有成竹,脸上露出微笑,随后笔锋一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语气磅礴,笔走龙蛇,铁画银钩,然跃纸上,其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浩然刚正之气,他几乎笔墨不停,洋洋洒洒,将太师庞天都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论,思想学派,完美地融入到经义文章当中,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天心。
不仅如此,他还详细地阐述了擎天大帝的志向,用兵天下,征服四海的利弊得失,举了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有理有据,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如此更加能够令人信服。
他的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着破题“天命,时运也”来展开,每一句都极为精炼,跌宕起伏,引人深思,让人产生了继续读下去的浓厚兴趣。
因为参悟了题目,洞察了擎天大帝的心思,江易的经义文章自然是做得顺利无比,一气呵成。
仅仅只耗费了一个时辰,时间到了午后,江易手中的笔一停,就将文章彻底写完了。
仔细检查了一番,觉得甚是满意,并无任何遗漏之后,他就摇响了旁边的一个铃铛,接着一个考官便走了过来。
这个考官,年纪偏大,四十多岁的样子,他的目光落在江易的身上,疑惑问道:“你要交卷?”
“怎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