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笼罩在了科举的紧张氛围当中,与往日有了巨大的不同。
任何人来到京都,都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气氛。
时间,在一壶壶杯觥交错之中,在一场场歌舞乐鸣,声色犬马之中,在一阵阵郎朗读书声之中,悄然流过。
三天过去。
到了擎天十一年,三月初一,这是中央皇朝科举开张的日子。
这次科举考试,是中央皇朝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以往的考生,都需要经过各个州省的一番轮选,获得资格之后,才能来到京都参加科考,所以人数不多,最多也就几万人而已。
但是这次,擎天大帝下了命令,只要年龄不超过三十岁,获得了官府文书,无论贵贱,皆可参加科考。
这一天,几乎是从三更天开始,天还是完全漆黑,九大运河之上雾气笼罩,伸手不见五指,整个京都城就已经沸腾了起来,到处都是火把,灯笼,成群结队,占据着一条条官道,形成了一条条长龙。
京都城的九道城门,也全部提前敞开,车轱辘滚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所有考生都早早地起来,梳洗一番,然后纷纷进城,往考场靠近过去。
呼喊声,叫嚷声,脚步声,马匹声,人潮挤挤,将所有宽阔的街道占据,无数肃杀的士兵,身穿亮铛铛的盔甲,威风凛凛,大声地呼喝,维持着秩序。
整个京都的城守军,全部都出动了,足足数万人,分布在京都各个街道路口,手里拿着兵器,端庄森严,维持秩序,杜绝任何意外发生。
这等国家大典,如果有人敢趁机闹事,轻者逮捕入狱,重则当场击杀,规矩之森严,不可想象。
就算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也要按照规矩来,没有任何的特权。
这科举的考场,就设立在中央皇朝最大的学府,国子监。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