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也难为无米之炊——在没有水师又乏骑军的情况下,曹营根本不具备主动发起进攻的能力,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守御一
法而已,指望的便是公孙明会犯下大错,而这等可能性不是没有,只是概率实在高不到哪去,对此,郭嘉显然是心中有数的,但却并未说破,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地给出了具体的谋划之安排。
“嗯……那就先这么定了也好。”郭嘉的谋划不可谓不稳当,可曹操却实在有些提不起精神来,没旁的,自陈留起兵以来,曹操在用兵时一向主张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守御之际,想着的都是如何集中力量发起进攻,无论在面对吕布还是袁绍时,都是如此,可自打遇到了公孙明,却令曹操狠有些个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之感,几番大战下来,不单没能占到上风,还屡屡被幽州军打得个狼狈不堪,这叫素来心高气傲的曹操又如何能忍得下去,问
题是曹军的机动能力远不如幽州军,他就算再憋屈,却也只能是无奈地忍将下去了的……十月二十九日,与江东使节团的谈判都已进行了十数天了,却依旧没能达成一致,没旁的,公孙明好说话,可奉命与鲁肃等人谈判的徐庶却是没那么好说话了,双方围绕着配合以及利益分配始终纠缠不清
,对此,公孙明始终冷眼旁观,既不发表看法,也不接受鲁肃等人的觐见之要求,如此一来,谈判自是毫无意外地陷入了僵局。
“禀主公,许都急信在此,请主公过目。”郭嘉所料不差,与江东的结盟在公孙明心目中不过就只是个试探曹营反应的幌子而已,成与不成,根本无足轻重,公孙明自是懒得在谈判事宜上多费心思,所有事宜全都丢给了徐庶去打理,至于他自己么,则是一头扎进了公文堆中,起早贪黑地批着那些似乎永远没见少过的折子,这不,都已到了天将擦黑之时了,公孙明还在大将军府的大堂上忙乎个不停,正自挥笔速书间,却见公孙冷匆匆从外而入,疾
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