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虽不才,也属逐鹿者之一尔,何言代之不代之的。”汉家五百年江山坐将下来,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汉庭依旧是正统,诸如刘表、孙权、曹操之流,纵使有心取而代之,却都是只敢想不敢说,怕的便是失了大义与民心,可对于公孙明来说,他却是无此顾虑
,概因他治下之地所行的诸法与汉家律法本就不同,更贴近以民为本之思想,加之又无世家之困扰,所凝聚出的民心之稳固远在其余诸雄之上,自是无惧于民心沸反之事发生。
“阁下妄言天命,就不怕天下人共讨么?”
牵招万万没想到公孙明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公然言称不尊汉室,一时间竟然被震得个七晕八素,脸色时红时白地变幻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惊诧不已地往下追问了一句道。“何为天命?无非是顺民者昌、逆民意者亡罢了,但能利万民者,即天命之所向,至于说到天下群雄,于某看来,堪称对手者罕矣,插标卖首者居多,敢逆民意而动者,皆自取灭亡之徒而已,某又有何惧哉
。”公孙明之所以肯花时间与牵招一席谈,爱惜其才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罢了,实际上,在公孙明看来,牵招的死活以及降与不降,都无甚大不了的,但消不让其带着大义名节去死,那就足够了——天下一统可不是说说就能成的事儿,若是不能占据道德的至高点,将来在平天下之际,少不得会遇到无数似牵招这等为求身后名而拼死愚忠之辈,势必给幽州军造成无数的麻烦,而今有了目下这么番谈话
,虽说不能完全避免那些愚忠者之出现,却足可在舆论上先抢占了制高点,而这,对于有志于天下的公孙明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来着。
“某、某……罢了,罢了,某只求一死,还请将军成全。”牵招词穷理亏之下,竟是不知该从何角度来驳斥公孙明的言论,心灰意冷之下,只能是颓唐地跌坐了下来,呢喃着自请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