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科技行业。
研发部多烧钱啊?想想看后世,英特尔和高通号称生产销售环节利润率60%几啊,多暴利啊,可是利润里面还要拿出75%,再投入到研发里。导致最后的纯利润率依然只有15%。
要是杀了研发部,那5年内利润会瞬间从15%变成60%,财务报表简直好看到炫目。
你们是市公司啊,想3年内股价暴涨卖掉,怎么办?砍掉研发部啊!把所有科研精英都解雇掉啊!反正外行人股民又看不懂,等他们看懂你们早跑掉了。
历史,第一波门口野蛮人型的恶意收购者,是在78年调低长期资本收益税后,摸索了一个5~7年的科技周期,然后琢磨出味道来了。
然后,从85年前后,野蛮人们开始横行,一直到1988年底著名的kkr恶意收购雷诺斯.纳贝斯克公司案,美国有关部门才警醒。
美国政府意识到不能再让华尔街疯狂伤害美国的科技和品牌了,设置了对各种短期炒作收购者融资的限制,让很多垃圾债融资出现违约,最终在90年代初刹住了这股浊流。1992年以后,美国资本市场那些破坏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恶意收购少了很多。
这才有了后来的互联繁荣,因为在互联出现的时候,美国科技投资市场,创业者都已经学会,要挑那些跟创业者走过年限较长的投资人。
如一个投资人要是投了一家科技公司,20年都没抛售,那他的人品口碑在业界非常好。以后有新项目大家都会先找他。
而如果一个投资人属于那种注资后七八年要撤走的,那口碑烂一些,创业者会觉得这人不是诚心跟我长期利益一致的,是想捞一票走人。
至于那些从来持股不超过5年闪的野蛮人,到美国的互联时代已经没人会拿他们的钱了,这些野蛮人的名声已经臭了。除非他们等对方的公司公开市,再去二级市场吸筹,没市前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