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回80当大佬 > 第89章 这个年很滋润

第89章 这个年很滋润(3 / 5)

着不给分,也是因为顾家不愿意把私房交了,所以政策排队要往后靠。最后还是陈思聪发现顾家人贡献实在大,动用厂长的特批给办了。

现在听说能拿大杂院里旧私房的房契,加差价的钱,“置换”西湖边的民国风小洋楼,顾骜立刻觉得这事儿不错。

他可是知道将来房子的值钱程度,尤其是西湖边那些稀缺地段,以后有钱也没处搞,能持有到未来的个个非富即贵,人家不想卖你根本没办法。

想要这些稀缺绝版,还真得早下手。

“姐,这里面的政策我还真没了解过,你说说市里面的政策呗。”

顾敏也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盲了一些。

……

国内的住房商品化改革早期萌芽,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开始的,所以政策完全是合法的。

解放后,全国第一批允许销售房屋所有权的交易,出现在去年9月份的沪江,当时沪江市政府拿到了央的特批政策,弄了20套最新建的住宅,全部销售给归国投资的侨眷,本国国籍的公民是无权购买的。

(注:只是交易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没关系。后来出台了70年地权的法规后,这批最早的商品房还要补交地价。没补交之前视同“小产权房”。)

沪江这么干了之后,其他地方渐渐心思活络起来,特区、粤州在79年最后几个月也都拿出了可以卖给归国华侨的房子。

到了80年,沪江市政府再次吃了螃蟹,开始讨论允许国人也买房子。这个会议讨论历史会引起央的重视,并且在4月2日引来伟人的亲口明确。

从那时起,本国国籍的人才算是从法律可以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了。从80年底开始,几个直辖市和东南沿海省城,都开始有了这样的房子。

钱塘市政府的举措,倒也算不超前,只是稳妥地跟在沪江后面喝口汤。

当然,这时候的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