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楚。
咸宁侯仇鸾的奏折就不一样了,仇鸾两次上奏都写的含含糊糊,好像吉囊就是个白痴一样,专门给其去送人头,送完就跑了,而且每次送的人头还很少,五十个,一百个,相对于十多万人的大战来说少的也太离谱了。
嘉靖以前还相信,鞑子的首级不好取,人家是骑兵,撤退的时候会尽量带走同袍的尸首,你想追也追不上,但是,这会儿他却看出点端倪来了,你说鞑子的首级不好取,为什么杨聪每次都能斩获那么多首级呢,而且鞑子并不是豆腐做的,十余万人,死上几十个又或上百个就吓跑了,这种事,怎么想都觉着有点不真实啊。
这段时间,朝中对于咸宁侯仇鸾的种种传闻他是听到一些,有的朝臣甚至提出了立军府,让咸宁侯仇鸾总揽军权,对付鞑子,当时他也没觉着多荒唐,甚至他还考虑过这个问题,既然仇鸾能克制鞑子,何不让仇鸾总揽全局,去对付鞑子呢?
不过,这会儿他却不这么想了,从战绩来看,杨聪可比仇鸾要厉害多了,如果要选择一个人来对付鞑子,自然是杨聪更为合适。
至于大同巡抚刘天和的问题和夏言在票拟上写的那些话,他倒不是很在意,因为刘天和怎么处置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当然,这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毕竟鞑子攻破大同镇的时候整个朝堂都震惊了,如果没个说法,那不免有些荒唐。
那么,刘天和到底该怎么处置呢?
这会儿他真的有点懵了,对于杨聪和仇鸾的事,他还能有点想法,但是,对于刘天和,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人家毕竟是一镇巡抚,封疆大吏,草率处理肯定不合适,他想很久,还是决定,组织廷议,看看朝臣们到底怎么说,再决定怎么处置刘天和。
这次他是真想征求朝臣的意见,不过,他采取的方式还是那么的任性。
刘天和的奏折传到京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