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里,可容纳数万人,既能遮风避雨,又能防范野兽攻击,既向阳背风,又视野开阔,真是天然的居住之地。
附近有一透明直洞,缘蹬而下,出去一瞧,一个大的拱形石门,高万仞,阔数十丈,门内平坦开阔,再下数十步即临河面,只见鱼鳖虾蟹任意遨游,随手一掬,即可获得。
巡到东南之台,为此山最高点,圣洁的牡丹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在欢迎伏羲到来。
举目远眺,四面山岭逶迤来朝,八方树木拱手环立,各种动物,欢呼跳跃和睦相处。
好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伏羲遂决定定居此地。
以伏羲为首领的部落在此长期定居,以渔猎为生。
伏羲将此山命名为昆仑墟,也叫析城山。
将北面的山叫小尖山,西北的山叫教山,西面的叫云蒙山,西南面的山叫鳌背山,南面的长岭叫大落岭,南方稍偏东的第一重山叫五斗峰,第二重山叫灵山,第三重山叫天坛山,合起来叫王屋山,东面的山叫风山岭、麻娄山,东北的叫盘道山、中华山。
伏羲十分关心部落族群的生活疾苦。他看到有的人吃了生鱼、生猎物,就出现肚痛,甚至急剧死亡,很是难过。
有一天,天气骤变.在东南部的最高山顶上,电闪雷鸣,如金龙翻腾,喷吐火焰,山林发起了大火,他急忙带人上山灭火,天公作美,一股大雨浇灭了大火。
伏羲发现了一头被大火烧焦的梅花鹿,在死鹿身下还残存有火种。
他看见大家饥肠辘辘,就把烧焦了的鹿肉撕开分给大家来吃。
这一吃,吃出了滋味,大家觉得比吃生肉好多了。
于是,伏羲就把火种包起带回龛下,架起小火烤了一只山鸡和野兔,一尝,真是美味佳肴。
聪明的伏羲,就保存了火种让人们都能吃到烧熟的动物肉。
为了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