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往这方面想,没想到,唉!”
朔铭追问怎么回事,母亲说:“你表姨有一份商业保险,大病医疗可以报销,如果报销额度没花完人没了剩下的钱就是遗产了。”
如今的保险五花八门的,很多保险说白了就是理财,不过这是一种替后人理财的方式。朔铭一听也就大致明白了,交了多少钱的保费,给你多少金额的上限。对朔铭来说这种保险很坑,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划算的。朔铭如果手里有钱肯定是投资做生意,对表姨来说钱攥在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就花了,如此这般还能给关冬生留点,而且还是不小的一笔钱。朔铭也彻底明白了朔宏德说的那句父母如何为子女的话其中的深意。
但朔铭觉得这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了。就好像在说父母生你养你教你做人,你可要好好的孝敬父母。如果把这当做是一种义务,心里多少会有敷衍的成分,如果孝敬父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亲情体现,情况决然不同。子女是父母的影子,朔宏德对朔铭的奶奶可谓孝顺,朔铭看在眼里很自然的学在心里,无需这些不痛不痒的言辞来说教。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子女不够孝顺,并不绝对,但肯定一部分是孩子见你如何孝敬你的父母有样学样罢了。
不知从什么朝代开始,大天朝出现过“发家子”这种对待老人的方式。六十岁便是老人了。父母过了六十岁生日就会被送进发家丘。发家丘便是用砖石之物堆砌出的一座坟茔,够岁数的老人推进去只留一把椅子,外墙砌死唯留下一个递饭菜的小口。孝顺的子女送饭百日,不孝的送进去扭头就走,过段时间估计饿死了把送饭口堵上。
父母把爷爷奶奶送进发家丘,这些人的孩子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等自己的父母老了还有什么犹豫的。虽然时代不同了,关于孝却是永恒的话题。朔铭觉得没有一个标准尺度来说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唯心而已。也就是说做子女的认为问心无愧便好,扪心自问,又有几人能说自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