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府来的人也不少,本来是准备帮官差将尼姑的东西都扔出去,充门面的,但现在人是多了,纪宁这边的大老爷们也就纪宁一人,可就是没人敢对纪宁动手。
纪公子,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书吏这次没有之前的和颜悦色,开始板起脸来跟纪宁说话。
纪宁道:很多事讲求的是公事公办,在下也不是迂腐之人,但有些事还是照章办事的好。
照章办事?那好办,拿银子来,我们刘家的院子,卖给这些小尼姑也可以,两千两银子,少一个子不卖!刘孙氏嚷嚷道。
静萱身体一颤,显得不能接受,道:之前不是还说是一千两吗?
哈哈,一千两?那是以前跟你师傅谈的价,现在你师傅都已经不在了,还想一千两来买?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景,京城里寸土寸金,没跟你要一万两都是便宜你们的,就近的宅院,你看看跟这里规模差不多的,哪个低于一千两了?刘孙氏很嚣张说道。
纪宁知道,舒安堂所在的位置,在京城中算是很偏的,靠近城门口不远不近,周围都是乌衣巷,普通百姓居多,这里也鲜有大户人家,所以地价根本就不贵。
但这里也毕竟是京城,大永朝的京城内,始终是可以避难之所,在战争年景的话,在京城始终比在地方要安全,更不用担心流民和盗寇的影响。
所以外地的大户也是挤破头想搬进京城,为的是能在天子脚下,沾沾龙气。
越是太平的年景,京城的地价就会越高,这也是百姓居安思危的结果。
静萱道:即便是这样,那也应该是一千两啊,为什么是两千两?
还要加上我们太爷当初给你们建庙宇的钱呢,盖房子不要钱?这里面的佛像,当初就花了几百两银子,太爷几次帮你们修金身,这都忘了?现在太爷也不在了,你们还想这么赖着,感情是你们这些尼子一直想赖着我们刘府的人不成?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