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康微颔首一下,不多说抄稿的事情,接着问道:“老夫给你的《论语》和《中庸》,你可看了?”
“回师公,永宁认真看了,但是您的注释博大深奥,学生至今只读了两页,惭愧。”纪宁恭敬地回答道。
沈康“嗯”地应了一声,问道:“可有疑惑之处?”
“确实有两三处不解。不过,永宁打算自己多思虑一些时日,实在不解再向您请教。”纪宁说道,同时暗想着,我就是真的有问题问你,这时候哪敢问?你那些弟子等急了还不把我生撕了?
“很好。”沈康说道。
沉吟一下,沈康又道:“既然无事,你就回家去吧。”
这是要纪宁直接回去,不许再半山居逗留。
“诺。永宁告退。”纪宁深深行了一礼,退出书房。
离开沈康的书房,纪宁带着雨灵和何安走出半山居,然后坐马车回去。
期间,赵元轩没有拦他的路,料想是还没想出怎么称大象的办法。
回到纪宅,吃过午饭,休息好后,纪宁进入书房,摊开秦圆圆送的宣纸,执着紫毫笔,认真地练起字来。
沈康两次说他的字,肯定不是随口说说的,是相当地重视。
纪宁在回去的路上仔细想想,觉得沈康有道理。
这个世界跟到处充斥着报纸、杂志、电视、电脑、手机等等的地球现代社会,传媒非常欠发达。
人们对一个名人的印象几乎是通过其诗词文章和字迹形成的。
尤其是人们都笃信字如其人,字好不好看,有没有风骨,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
可以说,字就是一个人的明信片。
所以,大永朝的读书人必定练得一手好字。
想通其中关节,纪宁少不得自觉地在练字上下苦功。
纪宁专注地练着字,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