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田家奇,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又来闹。”
张彬一怔的,忙问道:“他来很多次了?”
“很多,都闹快三个月了,每次都害的我们工作难展开。”白晓燕郁闷不已。
张彬追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藏品是什么啊,怎么就认定自己的被掉包了。”
白晓燕掏出了手机来,刷了很多图片,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一件霁蓝釉梅瓶上:“就这个,你看吧。”
张彬接过手机看了看,图片上有标注,可见这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
据张彬从笔记中得知,明、清蓝釉习称“霁蓝”,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宜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划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传世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遗址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
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的极少,鉴定时主要是把握两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
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发黑色。
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