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表情都变了,看上校的表情不再是敬畏而是......
还没等众人把表情换好,上校立刻道:“大家不要误会,我就是看看这玉米的成色,看完你们继续换继续换,我不反对。”
有了这话,气氛又松了。
上校擦了把心头汗,一句话都等不及,今年的粮食关系是真紧张了,那他今天的事更要好好谈了。
几个尉官打开一个麻袋,从里面拿出几个玉米棒子扒开,金灿灿的颜色一下子把院子都衬得亮了几分,一股清香的味道也扑面而来。
几人都是一愣,他们从没见过成色这么好的玉米。
“我不当农民好多年了,玉米已经长这样了吗?”上校凑过来小声问道几个尉官。
城市兵出身的尉官无法回答,农民出身的却知道:“我今年探亲回家还帮着家里收玉米呢,绝对不是这样的!”一个尉官说道:“干干瘪瘪,颜色暗淡,跟这简直没法比。而且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的玉米,这得施多少化肥?”
化肥此时在农民心里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白白的颗粒撒下去,庄稼长得又大又好,尉官把这玉米成色好归功于神奇足量的化肥。
每个生产队都会分到化肥,但是绝对不是足量的,基本都是几十亩地分一亩地的化肥,他们之前从来不知道施足量化肥长出来的庄稼是什么样,现在知道了。
不但尉官这么想,所有人都这么想。
“再看看其他的。”少校说道。
几个人依言行事,又打开了几个袋子随机查看。
一个尉官小声道:“不用看,看老百姓的表情就知道了,之前都是分到他们手里的,如果有问题他们就不是这表情了。”
这话有理,不过谨慎的上校还是仔细查过才下结论。
结论自然是完美的,所有玉米几乎都是一个样,颗粒又大又饱满,想找个瘪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