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想什么,总归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赶紧打破了沉默的气氛:“你说他赶上了,赶上什么了?”
吴光明舒了口气,把思绪从那误解的漩涡里抽出来,笑着道:“赶上好时候了呗,又一波动员领导干部支持知青下乡的活动,而他家就三个孩子,他再不下来,他爸就得遭殃。”
这个情况封华是知道的,她只不过没话找话而已。
其实中国的第一个知青,应该是毛zx的儿子,毛ay。他就是第一个下乡当农民的知识青年,那还是1946-1947年时候的事。所以正式开始知青下乡之后,各个领导都积极响应,几乎都把子女送到过乡下,不全送也得送一个两个意思意思。
zx的儿子送了,副zx的儿子也送了,其他人哪里敢不送。
“我跟你说,你以后离刘志轩远点,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瞧不起我们。”吴光明看着封华,认真道。
封华白了他一眼:“现在还不够远吗?我都没跟他说过话。”
“哦,也是,哈哈哈~”吴光明笑道:“还是你眼睛亮啊,你是不是早知道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是啊。”封华点点头,上辈子就知道了。
两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觉车又停了,吓了吴光明一跳:“又坏了?哎呀妈呀,我就是回个家,怎么跟西天取经一样难啊?”他已经下乡一年多了,入乡随俗,东北话说得溜,这个‘哎呀妈呀’张嘴就来,说得还特别地道。
“你近视吗?到站了看不见?”封华说道。
吴光明把脑袋伸出车窗,看了半天才看见已经过去几节车厢的那个站台。不怨他看不见,那个站台估计没有五平米大,而站牌就是一个报纸大小的木牌子,挂在一个木杆上,比公交车站牌还简陋。
四五个人等在站台上,上了车。而火车停留没有一分钟又重新启动了。
小站,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