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打探沈奇科研中心的相关情况。
不仅仅是药企,一些学术机构也在关注沈奇实验室的最新动向。比如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尼尔森院士这群学者。
“沈教授,我们可以去你们的药物化学实验参观吗?”尼尔森院士问到。
“当然。”沈奇带领瑞典朋友进入实验室。
中心化学实验室目前处于半休假状态,大部分研究员回家过年了,只有曹凡一位博士研究生坚守岗位打扫卫生。
lpjk1项目的活性化合物送去通州动物实验基地做动物实验了,二十二个活性化合物在动物实验环节里不断被淘汰,目前还剩5个。
实验室里没有了以往的紧张忙碌,显的宁静祥和。
如果尼尔森院士这群人两个月之前提出参观实验室,沈奇还真不会答应。
现在嘛,随便参观咯。
尼尔森院士左瞅瞅右瞧瞧,说到:“沈教授,我们在专利报道上看到了你们实验室合成的二十二种大环化合物的相关报道,我们十分兴奋,所以立即飞来中国,想与你进行深入的交流。”
申请化合物专利的时候,通常要附上大致的合成路线,但专利申请者往往不会在专利申请时给出完整的合成路线。
沈奇科研中心lpjk1项目的二十二种化合物已申请了专利,他们跟大多数专利发明者一样,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合成路线。
lpjk1项目在制备活性化合物的过程中,创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方法。
被淘汰的17个化合物对动物造成了一定的副作用,但这17个化合物以及剩下的5个,在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上是稳定的。
二十二个化合物都是八元杂环化合物,是大环化合物
而通常情况下,大环化合物是不稳定的,它可以存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但难以得到稳定的最终产物。因为大环化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