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 511章 第二版《数论史》

511章 第二版《数论史》(3 / 5)

项目,跟着老板打工,以发表两三篇论、其一篇sci为奋斗目标。

吴峰在学业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读研三年,发了三篇论,含一篇sci。

沈考察吴峰的专业课成绩是一方面,他当然也会关注吴峰写的论。

说到论,沈七年前发表的黎曼猜想证明论,累计被引用次数突破了5000次大关。

那篇论发表在《数学年刊》,当时的if值是四点几,现在还是四点几,变化的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算法,是用前两年的章总引用数,除以前两年的章总数,换言之,if值是章的平均被引用数。

一份if值为1.0的期刊,意味着发表在这份期刊的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平均被引用的次数是1。

1并非影响因子的底线,零点几的if值期刊大把,特别是在数学领域。

《数学年刊》的if值在所有数学期刊最高,常年也在3~5之间徘徊。

取最大值5吧,即发表在《数学年刊》的数学论,每两年被平均引用的次数是5,每年被平均引用2.5次。

沈的黎曼猜想证明论,七年累计被引用5000次,即每年被引用超过700次。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非常恐怖的概念。

发表在《自然》、《科学》的章,平均引用次数三四十次很正常,因为它们的if值是这么高。

被引用超过300次的《自然》、《科学》章,那算是牛级章。

被引用超过500次的章非常少见,那是超牛级。

《数学年刊》这种if值不到5的期刊,沈的一篇章平均每年被引用700多次,可以理解为每年有700多个数学工作者或团队,引用了沈的这篇论。当然了,也存在一位作者反复引用的情况。

黎曼猜想属于解析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