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产出论-申请专利-继续做下一个新实验,如此循环,非常良性,喜闻乐见。
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faster项目组成员当然人人都想在论署名。
国际的权威期刊,论标题下的作者署名坑位一般最多只有六个。
算沈,faster项目组有12人,如何分配论署名坑位较合适?
沈的原则是一看贡献,二是轮着。
即将起草的scfen论,沈众望所归的占据了一个署名坑位。
汤元是副组长,劳苦功高,为沈分担学术压力最多的人是他了。
并且汤元已在凝聚态物理圈子里打出了一点名气,沈将第二个坑位给了汤元,指定汤元为通信作者。
过段时间论定稿了,汤元的名字后面会添加一个特殊记号,并在论留下他的个人工作邮箱。
杨定天是沈任命的项目组首席实验员,他已博士毕业,他有个坑位。
剩下三个坑位给了其他三位研究员,还剩六位研究员这次署不名,他们的名字将出现在论“致谢”版块,证明他们参与了此项目。
scfen之后的新项目,暂定为“pas对n的自由体积研究”。
在新项目,致谢名单的名字将会轮换。
当然了,出工不出力的人,永远不了论署名作者名单。
faster项目组不存在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真有这种人,早被沈轰走了。
沈离开实验室去吃饭,回到心后三楼喝咖啡。
三楼吸烟室的大门半开着,这引起了沈注意。
沈不抽烟,他为心的烟民设置了吸烟室,算是较人性化了。
或许是吸烟室内太闷了,里面的烟民将大门半开透气。
沈靠近吸烟室,听到里面有人说了句:“杨定天跟他的猫一样,他见谁都是一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