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样品的强度足够高。
微小齿轮的xrd衍射图谱显示出明显的馒头状衍射峰,没有很尖锐的晶化峰,说明齿轮是完全非晶态。
杨定天收好样品,汤元保存数据,两人对视一眼,做出ok的手势。
沈也做出相同的手势:“ok。”
实验室里其他成员群情激昂:“成功了!”
“yes!”
耗时一年,365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持续攻坚,faster项目组在沈的带领下三军用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
100微米级的金属塑料,也是沈他们刚加工出来的这种齿轮,同样可以加工成其他形状和特性的产品,用于制造航天、通信、医学、国防等领域一些精密仪器的元件。
“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啥也不说了,处理一下收尾工作,然后我们出去庆祝一下。”沈也是很高兴的,每出一个重大成果,大家可以刷刷学术章,获得一些物质回报,名利双收的事情谁能不高兴。
科研人员在饭桌谈来谈去三句不离本行,有人问沈下一步做什么,c系列?
沈认为下一步不应该再是加工尺度的课题,而是非晶材料内在结构的课题。
有些行业的产品一定要做大,越大越好。
沈他们这个行业越深入研究,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小。
微米更小的是纳米,纳米结构的非晶材料,是沈下一步的计划。
这不是将非晶材料的外在形状加工成袖珍而精确的齿轮或者螺母,而是研究纳米级非晶颗粒之间的微观原理和研制技术。
“这个项目其实蛮有意思,咱们的研究对象越做越小,小到极致,又有可能放大出千变万化的新东西。具体是什么新东西,我现在也无法预测,但我觉得一定是某种了不得的东西。好了,公共场所用餐时间不谈工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