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分钟,我说说本次报告的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其实是总结,一条普适性理论原则、一条相变基本规则、一个基础数学物理方程以及一条微观结构定义性描述。”
“这是我几年来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全部心得体会,万页的草稿、超过一千次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大量工作最终归纳为屏幕的三句话和一个方程。”沈很有感触的说到,引发台下来宾的共鸣。
“我永远记得我的物理导师爱德华-威腾说过的一句话,当然了,这句话的原创是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的无考验在于达到那些普适性的基本规律,再从它演绎出宇宙。”
“我的报告完毕,感谢聆听。”沈鞠躬致谢结束报告,不多不少,整好3个小时。
掌声雷动,好评如潮,来宾们纷纷称赞:“鸿篇巨著,意义重大。”
会后,沈见到了崔教授和朱主席,大家亲切交谈。
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崔教授对沈说到:“你这部凝聚态物理综述,具有里程碑意义,非常震撼。”
朱主席说到:“沈,你这是构筑理论体系,但不是那种缥缈虚无的理论,被广泛验证之后将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谢谢两位前辈的肯定。”沈和两位诺奖得主算是接头了。
“得推荐一下。”朱主席对崔教授说到。
“那是必须的。”崔教授赞同。
于是朱主席、崔教授将沈的名字推荐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
诺贝尔奖有一套严格的推荐、评选程序。
物理学奖、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其他四个奖项由另外的机构评定。
诺奖评选委员会不接受自荐者,具备推荐资格的人群为: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