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 292章 有希望有挑战

292章 有希望有挑战(3 / 4)

第七位数学家的名字。

【阿莱西奥-费加利,35岁,普林斯顿大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1小时(45分钟),28.31%】

法尔廷斯对费加利说到:“阿莱西奥,如果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领域有两个名额,那么你将和西蒙-布伦德同时获奖。如果这届只有一个名额,下届的菲尔兹奖肯定属于你。”

“格雷德,你的预测非常客观。”35岁的费加利教授在四年后还有一次竞争菲奖的机会,他对本届菲奖抱有期待,同时也尊重客观事实。

“七选四,这是我预测的局势,当然了,七位数学家没人绝对安全,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一定概率失手。”法尔廷斯作出总结。

经过一番探讨,普大数学系内部认为,沈的奖概率高于费加利,因为沈在他的研究领域没有竞争对手,他做到了最好。

七选四的大格局,二打五的对抗。

两位普林斯顿的数学家,对抗五位欧洲学派数学家。

欧洲学派内部也存在竞争关系,西蒙-布伦德、皮特-舒尔茨、索菲亚-莫雷尔,两位德国男人,一位法国女士,他们三人的研究领域都是代数几何,三个欧洲人还得pk掉一位。

如果一届菲尔兹奖,四位获奖人的三人都出自代数几何,那么其他数学分支还要不要继续研究下去了?

竞争态势十分复杂,已不是单纯的拼研究成果或者按资排辈。

欧洲学派内部还分巴黎学派、哥廷根学派,法、德是欧洲数学最强的两个国家。

强国,邻居,纵观欧洲历史,法国和德国战斗的时期胜过合作。

在法尔廷斯的预测体系,将“造势”这个评价指标放在较靠后的位置,他更多是从学术、资历、学派等方面作出预测。

而费佛曼主任和沈均认为,菲奖之前的造势非常有必要。

全球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